疫情之下,我该留美还是回国?
从今年疫情爆发开始,我们开启了每周1~3场免费线上求职讲座的马拉松,邀请背景各异的嘉宾来分享针对疫情特殊情况下,接地气的求职应对方法。今天我们文字录入的分享,来自全球领先广告科技公司The Trade Desk的客户管理部门负责人Ada Gu。她有十年国内营销及公关经验,又在耶鲁修完MBA。她详细分享了对中美求职的思考,和个人转型/转行的经验。
中国与美国的求职差异
在美国留学的朋友们都知道networking是在美求职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管是通过cold email、线下活动,或是校友推荐,同学们大多通过networking来了解招聘公司,并获得内推机会。美国的Networking文化开放且包容,因此想要留美工作的朋友可以利用各种社群来找到在自己Dream Company工作的朋友,通过他/她来更好地了解公司文化,并获得内推机会。这是一个互相帮助且互相分享的良性循环。
相比于美国,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求职过程中是最大影响。相对于美国的陌生人networking,中国式的networking更多地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以托熟人的方式进行。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脉对于职业生涯发展最为重要。通过人脉关系获得内推,远比个人海投找工作高效。因此Ada建议,除了家庭给予的资源,想要归国求职的朋友平时也要注重对国内人际关系的维护,以便在回国找工作时,有可以参考的求职对象,也能积极交流求职经验,甚至获得工作机会推荐。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朋友回国求职,除了熟人推荐外,通过猎头找工作也很常见,可以使用包括猎聘和Boss直聘等网站。Ada说:“在网站上找到自己的心仪职位之后,通过网站平台联系猎头或者HR,言简意赅地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及亮点,可以迅速吸引对方注意。得到对方回复后,加微信后再深入交谈。”
很多朋友会顾虑在跟猎头打交道时如何判断一个猎头是否靠谱?Ada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 首先看猎头个人的思维逻辑、跟你沟通职位时的表达能力、以及猎头本身对于给你推荐职位的了解。
● 其次看猎头对信息的及时反馈性,是否有经常跟你更新求职信息或你面试公司的面试流程或进度。
● 看资源的丰富性。一般比较知名的国际猎头公司会更有利于帮你寻找国际企业的工作机会,而本土企业则会找本土猎头公司。
● 看信息是否公开透明。猎头是信息的桥梁,因此好的猎头会非常乐于跟求职者分享面试公司的工作信息、人员信息,以帮助求职者有针对性地表现自我。
国内求职潜规则
回国求职可能需要面对“求职潜规则”问题:
● 年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不少企业希望员工可以承受较强的工作强度和密度,因此更倾向于35岁以下的求职者。年龄这个门槛,Ada建议:
1. 了解求职企业的文化和特性,对于B2B型的企业,工作更多需要跟客户打交道,因此企业也需要员工有更好的成熟性和稳定性,这一类企业会更偏向聘用稳重成熟的求职者。
2. 相对于本土公司,外企的文化会更开放,对年龄的限制也会更宽松。
3. 创始人风格。例如美团风格便喜欢稳重型的求职者。求职时需要多做功课。
4. 取决于部门和领导风格。
● 结婚生子软歧视:Ada的建议是要开诚布公地来跟用人单位沟通这个问题。面试中最重要的考量还是职位和候选人能力的匹配度,再结合个人个性、动机、精神状态、家庭影响等确定候选人长期服务的可能性。因此,婚姻状态属于其中一部分考量因素,但决不代表全部。
1. 提升你的产出效益。
2. 降低你的投入风险。让公司认可你的价值大于你的用工风险。
● 谁做决策?外企的招聘流程相对规范,层层面试后,招聘团队会整合并衡量不同相关人士的意见并决定。而在小型的本地企业,老板会有更大的决策权,因此如果有机会直接network到更有话语权的公司管理层,能帮助加速求职过程。
海归找工作到底难在哪里?
● 不知道在全新的市场如何给自己定位。
国内和海外的就业环境天差地别,国外的就业市场相对国内,更加有秩序、清晰;一般留学生就业的行业、公司甚至是部门相对集中。但是,回到国内,一下子发现可选择的范围变广了很多,从行业、公司、和可选择的工种来看, 选择一下子放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除却非常知名的大企业,许多小公司鱼龙混杂,很难仅仅通过名字来甄别好坏,需要更多地尽职调查去深入了解。
● 国外经验和自己回到国内的定位不匹配。
在国外可能因为可选择的部门比较少,再加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导致没有在职业发展初期进入自己最想去的职位里面。由于经验的欠缺,无法通过之前积累的经验以投递简历的方式获得面试。
● 由于信息不对称,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无法被本地用人单位认可。
如何解决归国求职难题呢?
● 个人定位:招聘市场是非常理性的,因此放平心态理性去分析是前提。不去纠结,放下过去成就,拥抱新的机会和变化。
● 技能迁移和创新能力。也许由于不了解国内行业、公司内部的职能划分,你对许多国内的问题你只能给出一个描述性的笼统答案,还不能落实到某一个行业某一家公司上面。这没有关系,要学会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自己的海外优势,帮本土企业实现国际化。
● 跨文化交流能力。不仅仅是语言交流能力,更多地是对不同文化的解读。
● 跨市场知识储备技能。在国外要用心了解国外市场,回国后认真探索国内市场,这样拥有丰富的市场知识,才是你作为归国求职时最有利的“尚方宝剑”。
中美广告科技差异:
美国的程式化购买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高度细分的成熟市场,而与之相较,国内的程式化购买更具本地特色,许多企业更喜欢“占赛道”,倾向于涉足产业链上更多的角色,以便能同时满足自身的广告主以及媒体合作伙伴甚至控股方的需求及利益,提升商业化效益。
虽然都有围墙花园,但与美国的展示广告相比,Google、Facebook、Youtube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并不开展业务,国内的媒体市场主要由BAT本土巨头把控,中国的阿里、腾讯、京东、今日头条等大公司控制着绝大部分的媒体资源,非巨头流量在程序化市场中沦为备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告主预算的倾向和对程序化市场的投入。但近年来数据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广告主对于决策和购买透明度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Ada认为,未来广告主的预算也会像程式化购买倾斜,为程式化购买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短时频网站的兴起,视频广告增长潜力巨大。与BAT控制的大型视频网站不同的是,以用户自创内容为主的短视频网站(如头条视频、美拍、秒拍等)更倾向于以程序化形式销售视频广告,因此随着移动设备和视频的技术革新,中国视频程序化广告市场将趋向更加成熟,获得更多广告主的信赖。
相较于发展时间长、发展成熟的美国市场,中国市场的竞争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未来程序化广告市场的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或涌现新的特征形态,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许多中国公司在有丰富的出海经验后,对于程式化广告会有更多的需求和经验。
对广告科技圈保持关注,时刻掌握最前沿的广告科技在企业中的应用,MarTechApe联手Amazon、TikTok、Dentsu、Omnicom等行业专家打造的《广告科技专项课程》,正在疫时85折优惠!
《广告科技专项课程》第五期
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营销技术人才。
掌握广告科技行业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了解行业生态格局、不同数字广告购买与投放的基本运作方式、数据驱动的广告测量技术、以及美国广告业的工作细分和用人要求。
该专项课专注于美国广告投放市场,主打Facebook、Google、Amazon等平台的投放策略,以及移动应用App的增长营销战略,共分为6大部分,由6位广告营销科技专家教会你线上线下广告购买与投放运作方式、数据驱动的广告技术和测量手段,带你从0到1,系统学习成为广告营销科技人才的所需技能,为你全面建立这方面的知识体系,满足你的专业和技能需求!
1. 课程老师
《美国广告科技专项》由MarTechApe邀请美国广告科技专家精心打造!主讲老师在美国广告营销科技行业知名公司从事一线工作,他们是:
美国抖音TikTok广告销售经理(Ad Partnership Manager)
美国喜马拉雅增长总监(Director of Growth)
美国Amazon亚马逊程序化广告顾问(Programmatic Solutions Consultant)
美国Dentsu电通集团媒介策划经理(Media Planning Manager)
美国Amazon广告客户经理、前Omnicom搜索广告专家(Search Specialist)
美国线上彩票应用JackPocket高级增长经理、前纽约社交类科技公司增长负责人(Senior Growth Marketing Manager)
2. 课程大纲
3. 课程形式和上课流程
沉浸式学习体验,让网络课程更接近线下学习。防止课程囤积,助教督促完课。
1). 班主任
负责为所有学员规划学习进程,布置作业与截止日期。
2). 助教团
助教团的助教老师们会nice地提醒大家交作业,并进行作业答疑。
3). 作业
每周一次作业,检验学习效果,花费时间15-30分钟。
4). 专项大证书
证书样本如下:
4. 报名方式
原价:¥1899
疫时团购优惠:¥1599
*我们提供Invoice或发票,可用于企业报销
报名通道:
手机通道(人民币支付)
网站通道(美元支付)
报名中如遇到问题,可以咨询小助手:
坚持学习,保持职场竞争力,MarTechApe的课堂,期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