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15家公司,50场面试,12个offer

30天,15家公司,50场面试,12个offer
J博士 MarTechCareer

小胖写在前面:J博士(公众号:drjpsych)是我的研究生同学和好友。在我心中,他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科学家。J博士曾在复旦大学和罗彻斯特大学担任研究员,曾就职于麦肯锡和罗兰贝格——世界上最大的两家管理咨询公司。年近30,J博士坦然放下满身光环,选择裸辞,在自我探索的路上,无所畏惧。



  一个头疼的问题

 

今年815日,我离开Opera,与许多离开这里的小伙伴不同,我并没有准备马上入职任何新的公司。除了9月中旬有一个短暂的出国访学计划,我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去哪里。

 

这样的迷茫不是离开后才有的,今年6月的某个早晨,我在去公司上班的路上突然问自己“今后到底想做什么”时,一下懵了。

 

尔后的几周里,我总在家里的阳台上、大学路的咖啡馆、办公桌的屏幕前发呆,问自己类似的问题,然而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记得有一次,耳机里放着SHE的《你曾是少年》,听到那句“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时,迷茫得差点掉下眼泪。

 

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数据分析专家、管理咨询顾问、心理学家、营销人、大学老师、职业经理人、创业者、还是回家安心做一个小镇青年?

 

要不辞职吧,我需要好好想想。

 

有了这个想法的那天早上,我给Martin发了一条微信,大概告诉他我想离职,但面对今后未知,我很害怕,希望这位曾经离职步行2000公里的小伙伴给我一点鼓励。

 

Martin似乎一直在等这一天的到来:“快辞,辞了我们干大事儿!”当然他也理性地鼓励了我:“没什么好怕的啊,大不了以后换一家数据公司干就完了。”的确,这行业想找个工作并不难。

 

正巧当天,HR姐姐问我一个户籍手续办的如何,我嫌这手续麻烦,就给她说我可能快走了,要不不办了吧,于是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的last day。她也有点意外,问我要去哪,我说我也不知道,要不去流浪吧。

 

临走之前,请小伙伴们吃了饭,合了影,为大家做了纪念册,就江湖再会了。

 

后来想想,这样的离职太随性了,后来许多面试官问我为什么裸辞,我的回答他们都不太相信。 


  迷茫之后的迷茫

 

起初选择裸辞,是为了想获得一段能够仔细省察人生的自由时间,毕竟工作时每天8小时固定献给公司,回家后又身心疲惫,除了游戏与闲聊,基本无心深度思考。

 

原以为,离职后会马上进入一种全新的状态,可以充分利用原本被公司占用的工作时间,思考未来可能的选择。重获自由的我一定朝气蓬勃,每天都用心度过。

 

然而现实总给我泼一盆冷水,离职的第一天,一觉睡到10点醒来,却一下子不知道该做什么。我来到王者峡谷,发现此时没有在线的小伙伴,于是我在床上随便玩了两局,差不多可以叫个外卖了。

 

午饭过后,似乎又到了午睡时间,这个安稳的午觉一下就睡到了三点,半天就这么过去了。那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是去楼下的咖啡馆、大学路、还是就在家里工作?工作的话,今天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任务。

 

我又打开游戏,百无聊赖地玩了几局,第一次觉得王者峡谷的生活原来如此无趣。后来又在某家招聘网站上反复浏览,虽然有不少心仪的机会,但因为懒得更新自己的简历,最终一家也没有投递出去。

 

带着一个让自己迷茫的问题离开,结果却是更多的迷茫,生活的节奏也完全被打乱。记得《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主人公在纽约街头游荡的那个晚上,无所事事苦闷彷徨,我那几天状态与他无异。

 

好在当时,我正好阅读了一个心理学专栏,它为我那几天的浑浑噩噩找到了解释:离开,是一个与旧自我脱离的过程,自己之所以会感受到种种不适,是因为在离开后的新环境里,我仍然没有将旧自我剥离出去。

 

与旧自我脱离包含几层含义:与旧自我环境的脱离、与旧身份的脱离和与旧目标的脱离。Opera工作时,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我需要每天准时来到公司,处理客户的需求,并且着手每天的开发工作,每天我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才能下班。

 

离开Opera后,我失去了旧自我的世界。因为没有马上进入下一家公司工作,新的自我也未被建立,自己处于一个新旧自我交替的混沌时期,在这个时期极度缺少生活的意义感,我甚至开始怀疑当初如此随性地离开是否正确。

 

那几天的我过得很煎熬,但也深知,要想与旧自我脱离,我必须清楚地告诉自己,过去的一切都结束了。

 

“么么哒,我们最近要做‘得到大学’,有同事过几天要去上海采访一家酒店,你要不要跟着去玩玩?”那几天柳昊发来微信,他是我每周都要在大学路会面的基友,现在在北京“得到”工作,他知道我是“得到”的忠实用户。

 

“好的呀。”我也想寻找一些契机,与旧的自我说再见了。

 

  从“得到”启程

 

“得到”是我喜欢的一款知识型APP,上面有许多有营养的课程,这家公司也非常有趣。

 

“得到”每周二会召开公司的大型例会,这个例会不仅公司的300多名员工可以参加,所有APP的用户也可以围观。这家公司的透明度正如创始人罗胖所说:“能够给员工说的,就能给用户说。”我不是“得到”的员工,也能被邀请与他们一起工作。

 

那天遇见“得到”的小伙伴罗砚时,正好是我使用这个APP的第999天,她带我访谈了亚朵酒店的用户体验部门,想把它们如何服务顾客,为顾客制造难忘体验的心法制作成一个商业案例。

 

用户体验部门的主管与我们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谈话,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如何无微不至地关注用户与酒店接触的每一个细节,以及如何在这些细节上制造让人流连忘返的体验,这些细节甚至关注到了顾客等待电梯的那几分钟时间,为了不让顾客对等待感到无聊,亚朵在等待电梯的时间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上前聊天。

 

这简直是一堂生动的MBA课,我从这三个小时谈话的收获,超过了过去一周的总和,也对“得到”里生产知识产品的流程更加好奇。我马上联系了柳昊,想亲自去北京看看“得到”,这家每天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公司。

 

几天后,我前往北京,见到了“得到”数据和内容部门的同学,他们听说一名忠实的用户专程前来上海拜访,非常欢迎,HR还专门为我临时安排了面试,我与数据部门的负责人聊了过去在数据分析方面的经历,最后还向技术合伙人快刀聊了聊自己与“得到”的故事。

 

临走时遇到罗胖,我向他做了自我介绍,这个有趣的胖子不忘调侃我:“大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这是一款陪我度过三年睡前时光的APP,宛如曾经周杰伦的录音带


与“得到”的面谈让我油然而生一种兴奋感,这种兴奋感也成为了脱离旧自我的开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要多尝试。

 

  快速奔跑

 

从“得到”回来,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一点想法。就像雷·达里奥在《原则》中展示了那些他管理公司和人生的原则那样,我在某天晚上梳理了一些自己在未来选择职业生涯时的原则:

 

1. 这件事要酷,要与众不同:许多Opera的小伙伴离开后会在互联网金融、阿里、平安、麦肯锡这些公司开始自己新的职业生涯,这些都是很不错的职业路径,但我的疑问在于,市面上其实还有许多别的公司,我是否可以跳出先前小伙伴们的选择,探求一些新的可能性?

 

2. 这件事是自己过去所有经历的集合:我自己有着多元的知识背景,营销专业毕业,做过战略咨询,写过数据分析代码,研究过心理学,还有自己的公众号。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地方,发挥自己在其中不止一个领域、甚至全部领域的能力?

 

3. 所处的行业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最好是快速成长的“朝阳行业”:我做过航空、零售、金融等行业的项目,但还有许多有趣的行业是从未接触过的,包括这两年人人都能谈论几句的互联网,是否可以寻求这个方面的机会?

 

基于这三条原则,腾讯是第一家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公司,对Opera的小伙伴而言,这家公司是相对陌生的,里面几乎没有前同事。除此之外,《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这些近年来的现象级手游,也让我对这家以售卖虚拟物品为主要盈利点的公司更加好奇。另外,腾讯是一家大公司,或许我能找到很多可以尝试的职位。


带着这样的预期,我开始寻求腾讯内部的机会。因为没有任何前同事的帮助,只能从零开始探索。所幸的是,我发现朋友圈里还是有不少在腾讯工作的小伙伴,这其中不乏自己的高中、本科、研究生同学,我逐个联系了他们。

 

大家给与了我许多帮助。标子是我的高中同学,他已经在深圳腾讯工作四年,并快速晋升为项目组的小组长,他说如果我对哪个岗位感兴趣,会帮我联系小组负责人;秀义和Tommy是我在港中文认识的前辈,他们担任腾讯两个重要产品的总监,他们答应帮助我留意一些可能的机会;还有罩子、小天、StevenRichardVito这些认识了20年到1天不等的小伙伴,都与我分享了他们在腾讯的工作体验。

 

标子和Tommy帮助我联系了几个分属于游戏运营、数据分析、用户研究等职能的岗位,并与组内的负责人沟通好,邀请我去深圳参加面试,我收拾好行李,捎上一本《腾讯传》,准备南下,撕裂一个新的空间。

 

在腾讯大厦对面阅读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我在腾讯总部对面的酒店住下,走到窗前即可看到马化腾为缅怀他的校园时光修建的腾讯大厦。在4天的行程中,我参加了来自三个不同岗位的12轮面试,腾讯的面试非常紧凑,在基本了解你过去的经历后,就会开始抛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真实问题,让你在面试中解决。

 

已知用户当前喜欢玩平台上的一款游戏,我要采取什么样的运营动作,对他做合适的产品推荐?用户访谈时总是碰到一些人,他们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玩一款游戏,此时作为访谈者应该怎么引导?这是用户登录时留下的数据,请帮我写一段SQL代码,帮助我把其中的用户ID提取出来……

 

我在与面试官的交流中也更全面地了解了这家公司,腾讯对员工的关怀殷勤周至,团队的小伙伴年轻充满活力,这里更是游戏爱好者的天堂。当然也心存一些疑虑:在几万人的“鹅厂”,即便自己在一个岗位上做着有趣的事,拿着不错的薪水,但仍然有种“螺丝钉”的即视感。我仅仅是利用公司的平台和资源,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但并不是像创业者那样,从零到一地做出一番事业,或许后者更让人激动。

 

面试结束后,我在自己寻找工作的原则里加入了第四条:这件事要有影响力,我的工作的结果是让一个产品、服务、流程、制度等从无到有诞生,而非仅仅是把它从“好”变为“更好”。

 

拜访了深圳腾讯后,我与标子和Tommy告别,给他们说我会在寻找一圈其他可能的机会后,给他们一个答复。之后的两周,我开启了面试的“暴走模式”。

 

后来在众多朋友和猎头的帮助下,我收到了来自BCG、头条、赛诺菲、苹果、Google58、头条,还有许多中小企业的面试邀请,职能覆盖战略、数据、运营、人力资源、销售,大部分公司都是Opera小伙伴很少涉足的领域。

 

30天,15家公司,超过50场面试,12offer

 

  何谓正确的选择

 

我需要在12个选择中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与面试一样艰难。但好在它比我最初苦思冥想如何度过一生容易多了。30天前思考未来是填空题,现在则是选择题。

 

121终究不容易,毕竟天秤座的同学不喜欢在小事上做选择,我一年恨不得只吃一种早餐。所幸寻找工作时的那四条原则,以及一些心理学方面关于决策制定的知识,很大程度帮助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为自己制定了一条决策路径:

 

1.  用底层原则检验选项

 

每个人可能都像我一样,做选择时内心会列出一些原则,我的原则更多与工作本身相关,当然这些原则还可以扩展到薪酬、城市、家庭。如果你有一些自己在当前不想违背的原则,在权衡每一个机会时,一定要使用它们检验这个机会。

 

在寻找机会的过程中,我已经努力地让选择不违背自己的原则1,2,3,大部分公司都是Opera的小伙伴们未触碰的领域,它们大部分都在互联网行业,并且不是单一职能,需要运用横跨多个领域的技能。

 

有一些选项被我排除掉,是因为后来加入的原则4:这份工作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在与许多大公司团队的前辈们,我发现自己未来的工作往往是让一个APP分发平台更赚钱、让一款游戏更能黏住用户、或是通过定期输出报告,帮助CEO了解公司的整体业务,自己在其中担任了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

 

反观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公司,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则更为重要:重新构建公司的教育产品模块,打造一个求职类的知识付费课程体系;领导团队在华东片区销售出国留学教育类服务,为公司打造线上留学资源平台提供用户基础;部署公司在中国各大片区的用户运营战略,带领团队拓展同城货运在各个大区的业务。

 

后者或许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所谓的影响力,就是说这件事要“刺刀见红”,有一种带领团队战斗在最前线的感觉。比如跟Martin一起创业是最刺激的选择,但我又厌恶太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想体验和探索更多商业的新玩法,于是只能另辟蹊径。

 

基于四条原则,我排除了许多来自大公司的选项,留下了两种类型的机会:1. 创业公司;2. 大公司里的小团队。接下来就是在为数不多的这两类机会中继续选择。

 

2. 远近感知法

 

在底层原则仍然无法给出答案时,我们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思考。人在制定决策时存在两种信息处理机制:直觉和理性。一个好的选项,是直觉与理性都说Yes的选项。这好比男生遇见了让自己第一眼就心动的小姐姐,并且慢慢了解后发现她适合永远跟你在一起。

 

从直觉上,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感觉这份工作如何?”我们的回答可能是“很激动”“没什么感觉”或是“怪怪的”,有时身体也会随之产生兴奋、抵触或是没有特别的感觉,具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可能也说不清楚,但直觉与情绪依旧是决策的重要参考标准,因为它包括了对那些我们语言范畴外的信息的处理。

 

第一轮排除过后,我的选择集里选项基本上都是那些能够给我空间“搞事情”的公司和团队,我对每个选项的感觉都很兴奋,所以基于直觉判断我无法做出选择。

 

从理性角度考虑,除了那些已经使用过的底层原则外,我们还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思考。理性思考在这里的角色,是排除情感与直觉中存在的漏洞。比如女生遇见了无比帅气的男生,如果要考虑长期与他交往,需要确定他不是花花公子。

 

在避免短期情绪的干扰时,通常我们会采用两种方法:1.把目光放长远,想象这件事十分钟、十个月、十年以后的样子,这也是决策科学中常用的10/10/10法则;2.引入一个专业的“反对派”,让TA对这件事提出反面观点,比如邀请自己的一个朋友,让TA只提出不考虑这个机会的理由。排除短期情绪干扰的原理是将一个眼前的、属于自己的决策放长远、并且尝试脱离对它的所有权。

 

我是一个厌恶太多不确定性的人,如果用10/10/10法则思考一些前往创业公司的选择,心里会很不安定,十个月后自己能把事情做成什么样?不说十年,两年后这件事会不会失败,如果失败之后我又能去哪里?随着我提出这些问题,我慢慢放弃了直接去创业团队的想法。

 

除此之外,我还获得了一个在大公司内的小团队的机会,这个团队是新组建的,在未来将对公司的整个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拿到这个机会,兴奋之余,喵小姐发出了来自灵魂的拷问:“你帮这家公司招几万人,然后呢,你还要接着当HR嘛?”于是我又陷入了对这个选项的犹豫。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那些无法通过10/10/10法则和反对派考验的选项就一定会被否决,但难倒自己的问题一定需要进一步思索,比如是否可以向这些公司争取一些新的发展机会,未来是否能够转岗,当这些问题被合理地解答后,它们仍然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科学的决策路径:扩展选项->底层原则->远近思考法

 

经历过一系列的选择后,最后只有一个选项留下,这个选项我之前从未涉足,却又是我先前所有经历的总和,它的神秘又让我不禁想起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逆光行走

 

离职后的这一个月,我经历了一次迷茫期的逆光行走,之所以“逆光”,是因为它不同于许多小伙伴离职后的常规操作:随性裸辞、无所事事、不走前辈们走出的路,甚至最后转向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丰富的情绪:对未来的惶恐、浑浑噩噩度日的空虚、遇见“得到”的惊喜、与小伙伴谈话的满足、面试的兴奋、对不确定的焦虑、对获得的欣喜、对失去的沮丧、做选择的纠结、以及回想这段往事的宁静。

 

除了与每一位面试官和小伙伴交流收获颇丰,如果将这一个月放在整个人生中考量:迷茫期不过是整个人生剧本里的一个章节,每个人都需要演绎这个章节。

 

启发我产生这样的观点的,是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这本书跨越了历史的长河、文化的差异,从几千年全球各地的神话和宗教故事中,提炼出了一个贯穿古今的英雄之旅模型。

 

坎贝尔认为,虽然古往今来的英雄在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面孔,这个英雄可能是耶稣、佛陀、普罗米修斯,可以是漫威动画里的主角,也可以是每个希望在人生旅程中接受考验的独立个体,而他们的成长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启程、启蒙、回归。

 

神话里的英雄往往会在平常的世界里收到“历险的召唤”,在一系列的抗拒后不得不进入历险;在历险的过程中,英雄们需要经历一系列考验,战胜恶龙、吓跑野兽,他也可能遇见自己的女神,或是面对妖妇的诱惑,最终英雄通过历险释放了自己的潜力,内心变得平和沉静,获得了新的智慧。在经历过启蒙阶段后,英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会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把他在旅程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给等待出发的人。

 

困境是每一个英雄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正常人的必经之路之路。

 

虽然这只不过是坎贝尔的神话学观点,而且神话也只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但如果将英雄之旅模型套用于自己的人生时,你会发现它们都是真的。《千面英雄》的意义,是当我们遭遇人生的迷茫和困境时,我们或许会更加泰然自若,知道这不过是英雄之旅的启蒙阶段,我们总会历险归来,然后淡淡地给自己说一句:

 

“Well, it happens.”

 

   禅定时刻

 

当我对迷茫期有了阶段性的答案时,Nick某天突然出现,他告诉我自己很迷茫,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何在。我本想本能地回复这位硅谷高富帅“你别傲娇了”,但猛然发现我还是非常理解他的,我们在不同的时空下,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还有许多跟我同龄的小伙伴,也面临着类似的人生阶段: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了几年,准备寻求一些新的机会,但对未来的选择仍然没有清晰的方向。

 

我总结了这段迷茫期的几点感悟,或许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够让你明白,你不是一个人身处这样的时期。正如《千面英雄》里的那些英雄那样,每个人都要经历黑暗的“鲸鱼之腹”,除去旧的自我,才能到达新的世界。

 

我想与你分享的更多是寻找新自我过程中的“道”而非“术”,关于在哪里可以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面试中有什么要领、如何与HR谈判薪酬,这些技巧在任何求职网站上都能找到。比看似实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更宏观的尺度上把握自己的人生。

 

1. 保持开放的心态

 

心态的开放性对于框定未来的选择集极其重要,如果心态不够开放,我们很可能凭借自我或身边人造成的先入之见,排除了一些非常好的职业选择。

 

Opera的小伙伴们离开后喜欢前往互联网金融、管理咨询、国内互联网、以及eBay这样的外资老牌互联网公司,它们都是非常好的职业选择,然而这次尝试告诉我除了这些选择外,外面的世界还有许多机会,我们不需要被先入之见、或是对陌生领域的恐惧限制,否则会错过许多美好。

 

这一个月时间帮助我快速成长的经历,来自每一场面试,一场面试意味着与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入交流,无论你未来是否会去这家公司,但这已经是极好的了解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机会。

 

心态开放才能有更多面试,更多面试意味着更多成长。

 

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了一个特斯拉的机会,即使你不懂电动车,也不要本能地拒绝,去聊聊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2. 寻求真实世界的反馈

 

在迷茫期我总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我究竟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或是“这份工作能给我多少钱?”对于这些问题,解答它们的最好方式是面试。

 

面试是最直接的,向真实世界寻求反馈的途径,而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是调整后续动作的基础。

 

我在寻求机会时,第一家目标公司是腾讯,认为这是一家很酷的公司,然而与面试官交流之后便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游戏行业今年受政策影响严重、个人在大公司的影响力有限、在关键职级上的晋升很难等。这些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会校准自己对于腾讯的印象,进而帮助自己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如果将问题说得更大一点,职业生涯的转型并不是一个预先规划好的工程,而是一个寻求反馈、反复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像咨询师或科学家们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出假说(hypothesis)并且在真实世界里验证它,千万不要只停留在第一步。

 

同样,在决定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做选择题,而非填空题,而权衡这些选项是好是坏,便需要真实世界的反馈。


“我到底适不适合成为一名销售?我很开朗但有时也不喜欢社交……”

 

“别想了,打几个cold call不就知道了。”

 

3. 用直觉与理性共同决策

 

这一点已经在第五节专门展开,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回去查看。不想看细节的小伙伴只需要记住一句话:

 

一个好的选择,直觉和理智都要过得去。

 

基于直觉的判断很简单,你感觉它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基于理智的判断更复杂一些,记得使用自己的底层价值观和10/10/10原则检验每一个选项。

 

4.创造环境助推自己

 

我在迷茫期,曾连续几天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完全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感。

 

后来逐渐找回生活的节奏,是因为柳昊提供了来自“得到”的机会,因为我需要如约参加“得到”组织的专家访谈,我必须如期赴约,并且保持专注。

 

人在许多时候的行动动力,来自于外界环境的“绑架”:在公司工作时,每天8小时需要完成公司给与的目标;如果有了家庭,下班后还要尽到陪伴家庭的责任,不能夜夜笙歌。然而一旦进入职业的空窗期,人在更自由的同时,一些重要的目标也会随之消失。

 

如果你身处无所事事的迷茫期,利用外部环境助推自己,比动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管用很多,因为环境更容易创造生活意义。

 

在“得到”尝到了甜头后,我开始努力约见来自各行业的小伙伴,尝试与他们深度交谈近期的工作和生活。因为与许多人约定了见面时间,我自然就不能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在了解他们的故事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慢慢回到正轨。

 

5. 知识就是力量

 

在整个逆光行走的旅途中,过去在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对我有至关重要的帮助。

 

我在第五节描述的从拓展选择集,到后来依据理性与直觉做出选择,依据的是Health兄弟在《决断力》中构建的一套科学决策理论,以及《思考,快与慢》中对人脑里的两套系统地解释。在这其中我还反复提到了“底层原则”这一概念,它来自雷·达里奥今年很火的《原则》,而我为自己构建的底层原则,又与《月亮和六便士》这样精神至上的小说密不可分。

 

在渡过整个迷茫期的过程中,毛姆的《刀锋》和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是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这些书并不会教自己实用性的技术,但无论是拉里探寻自我的故事,还是神话里英雄们经受考验、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都在鼓励我用一种故事思维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迷茫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

 

由于这个月长期在外旅行,在飞机和出租车上时,得到APP里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陪伴了自己的整个旅程。当这个专栏更新到许多有关职业生涯转折期的话题时,我正处于这个阶段,你或许不难想象,当看到陈海贤老师的这些话时,迷茫的自己会感受到多大的理解和鼓励:

 

“也许在转变这个阶段,我们就是需要低落和迷茫。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你没法滤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这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最后,吴晓波老师今年的新节目《十年二十人》为我提供了许多灵感,他采访了过去十年对中国商业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家,柳传志、沈南鹏、徐小平、刘强东、丁磊、程维等人都在他的采访名单中,每一位企业家在影响世界的同时,他们也都是正在经历英雄之旅的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有更多不眠之夜。

 

《笑忘歌》也总在迷茫期的耳畔响起。一个正确的决定,应该是多年后会看不后悔的决定。


以上所有的知识内容,也推荐给你,希望它们也对你的迷茫有帮助。

 

爱学习的同学运气都不会太差。

 

6. 朋友的价值

 

在这段迷茫期,朋友的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他们,我估计现在仍在家里无所事事,深度抑郁。

 

在我面试的所有公司里,除个别互联网企业是通过猎头联系,其余的所有机会都来自身边的朋友,特此感谢柳昊、标子、TommyStephyJamesBobby,睿哲,Edward,兮兮给我推荐宝贵的面试机会。

 

还有许多朋友,他们的成长步调与我一致,或是先我一步走过了迷茫期,当我向他们袒露自己的困惑时,总能收获满满的理解和帮助。Martin在我离职后专程来找我,在一张纸上分析未来的人生选择;我在上海的第一场面试是一家大型药企,我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Esther当晚倾囊相授我她医药对行业的理解;还有无处不在的喵小姐,总会优雅地给出她对每个选项的看法后,不忘加上一句你选什么我都全力支持。

 

记得在商学院学习时,老师们告诉我们要主动去与他人network,这个词在中文里接近“套磁”,指的是与陌生人搭建一种关于工作的“弱关系”,我们跟别人network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些找工作时的红利,比如得到他人的推荐。弱关系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跟大量的陌生人建立弱关系,快速扩展自己的圈子,进而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

 

然而,我自己的经历却告诉我了不同的答案:在这些帮助我的小伙伴里,超过80%都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交流的好朋友,而非为找工作而建立的弱关系。并且与弱关系不同的是,这些帮助并不需要自己主动请求,好朋友们知道你的动向后,往往就会主动来提供机会。记得Bobby得知我可能加入某家互联网企业时,马上问我:“真的不考虑下苹果吗?”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他在苹果工作。

 

对我以及许多更喜欢结识好朋友,而非仅仅为了工作而拓展弱关系的小伙伴而言,或许这是一个好消息:单纯以交朋友为目的的交朋友,同样可以像network那样收获一些工作上的红利,当然同时还能享受友谊的快乐。当然,这不意味着固守现在的朋友圈子就好了,多参加社交活动,认识不同领域的小伙伴还是很必要的。

 

这个观点多少已经被Adam Grant在他的《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里证明了,那些聪明的给与者(giver),那些面对他人首先思考自己能够给与对方什么的人,在商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当然,我自己会更极端一些,更像Grant笔下的那些纯粹的给与者,面对朋友与同事极度坦诚,如果遭遇明枪暗箭,自己也愿意承担后果。这样做的理由并不是道德高尚,而是当自己向对方坦诚时,才更有可能结识好朋友,以及有更多好朋友给你推荐工作。

 

坦诚的给与者运气都不会太差。

 

  下一站的星辰

 

结束、迷茫、重生,一个月的生涯转折期告一段落,但自我探索永远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正如苏格拉底的名言:“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或许明天起来,又会面对新的困惑。

 

《十年二十人》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片段,它不是大佬们经历了艰难险阻,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而是吴晓波问胡炜炜自己十多年前一个人从南方来到北京,有没有考虑过一些失败的后果时,她的一句轻描淡写:

 

“我十几年前(大概是大学毕业后)来北京,自己拎着一个小箱子就来了,那也是人生啊,最差又能怎么样呢,一个人活下去还是挺简单的咯。”

 

她也没想过自己先后供职《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更没有想过某天她会创立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摩拜单车,然而,这就是人生啊。

 

我一个人拎着行李箱去北京,也没什么好怕的,这就是人生啊。

 

愿未来更智慧,更勇敢,不忘星辰大海。

 

完。



关于MarTechApe

MarTechApe是一个来自纽约、专注MarTech领域的知识分享|技能学习|求职服务的终身学习平台。我们提供最专业的Marketing Technology课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J博士的心理实验室 J博士的心理实验室
    免费资源, 求职宝典Zhen Li